万泰平台张晓涛教授及其合作者合著的《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研究—跨国并购路径与绩效》日前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年度报告(2016),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资助出版。
 |
图1:《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研究—跨国并购路径与绩效》封面 |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践也必将为企业与跨国公司研究增加中国案例,拓展理论内涵🍁。该书采用翔实的数据、科学指标体系与严谨的方研究法,对典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本土PE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以鼎晖投参与双汇国际跨国并购为例》、《中国汽车企业欧盟并购动机、整合与绩效—基于吉利收购沃尔沃和北汽收购萨博的比较案例研究》🎢、《我国乳制品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基于澳优乳业并购荷兰乳企海普诺凯的案例》🤖、《跨国并购对中国乳制品企业品牌影响—以光明收购新西兰新莱特为例》。该书从实践意义看旨在通过对典型案例研究归纳总结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从学术研究意义看尝试探索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商务问题的案例研究范式和路径。
附:
前言
当前🧃,全球化浪潮改变着商业模式‼️,对世界各地的公司产生着重要影响。日益增长的经济地位使中国在全球化的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全球化战略也遇到许多挑战◀️,包括文化差异👱🏻、语言障碍🎱、财务困境以及政府管制问题,等等💁🏻♂️。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拥有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对海外并购也越发偏爱。然而🍱,海外并购形势不容乐观🦸♂️,失败案例不在少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要凭借海外并购进入全球市场🚔,并非一路坦途🍸,道路凶险难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海外并购背后存在非理性投资。近几年,海外并购规模较大,浑水摸鱼的企业也不在少数👨。火热海外并购背后的非理性投资▫️,甚至是假借海外并购实则转移资产的情况。第二,海外并购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决策审批程序繁琐,我国外投资法律体系尚未完善,国内市场也缺乏相应的咨询🧔♂️🧋、担保等中介机构和融资手段🤮🧙🏻♀️。第三🏇🏿,海外并购风险较大。海外并购要考虑目标企业所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目标企业行业的成长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还要考虑到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同时在并购期间可能存在产业风险、融资风险、定价风险、资产评估风险等。第四,各国的文化差异明显。由于各国的政策信仰和文化差异明显🖕🏿,海外并购需要注意文化差异以及沟通技巧。
海外并购🙇🏼♀️,前路漫漫,中国企业如何实现“中国梦”?
由于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大手笔并购🪻🙏🏿,已经引起发国际强烈的关注🌼🫒。要想成功“走出去”,仅凭雄厚的资本和优惠的收购要约远远不够,还需在掌握运用当地法律法规、参与资本市场和品牌公关等方面胜人一筹。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丁远曾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路径战略其实有三个阶段:第一步,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得资源和能力👨🏿🦰;第二步,将这些资源应用到中国市场提高竞争优势🚵,希望成为中国市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第三步,将并购所得的资源和能力在全球范围铺开,获得更多价值提升。
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展开大规模的并购,不但可以助力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企业全球化发展。在改善了并购模式,加强了风险可控能力🙅🏿♂️📇,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文化和需求之后,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并购作为企业发展的“捷径”👐💧。
回顾过去中国企业征战海外的并购实践🙅🏼,并购的行业分布与区位分布变得更加多元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变得日趋理性👩🦳,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正在经历着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近几年来,许多中国企业积极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在海外谋求发展🥢,进行海外并购🐉,不少企业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可实现梦想,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挺立潮头,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做了对的事👩🏻🦽,用智慧和勇气改变着自己,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对中国的印象,谱写着新时代的中国企业发展史,承载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这些企业跨国经营的意义已经不只是企业经营行为本身。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被哈佛大学作为经典案例收录🤶🏽,我们岂能袖手旁观?对这些企业国际化实践的关注与研究,是我们这一代从事国际经济领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期望未来中国大学的教科书、课堂上更多地出现中国企业的案例,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拥有更多自信🪣。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践也必将为企业与跨国公司研究增加中国案例,拓展理论内涵。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张晓涛教授所主导的研究团队历时两年心血的结晶🫁🔗,作为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北京财经研究基地2016年的年度报告隆重推出,合作者均为金融或者进出口实务领域的青年才俊,他们分别是来自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固定收益融资部项目经理杜伯钊、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客户经理张福心、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通关业务部科员杜芸➡️、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财富管理部高级财富管理师李心远🏌🏼🤘🏿。这些年轻人与我一样喜爱企业国际化这一研究领域,并且与我一道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本书的研究过程中,团队每每遇到困难,都会被所研究的案例深深感动——“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应该向这些在国际化征途上的企业致敬!正是他们的实践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一直主张在中国企业国际经营问题研究要洋为中用、守正出奇😀、产学结合,在经典理论框架下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挖掘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背后的发展趋势与演化特征,归纳总结典型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为国家从宏观层面制定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针政策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另一方面为微观层面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指导性的建议👨🏻🦽。
2018年,随着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国际贸易明显回暖🎄、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海外投资面临的需求环境和发展条件总体上对中企有利。然而🥒,国际上,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中国海外投资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一带一路”倡议着眼长远,努力推动构建以“开放、包容、普惠、共享”为特征的新型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和新理念。“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中国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随着中国加快融入全球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经营对于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春天已过🪣,夏荷盛开,中国海外投资乘风破浪💍!
张晓涛
2018年6月16日于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北辰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