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𓀃,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办,国经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应对气候变化: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优先事项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汇集中国国内和国际的顶尖专家,讨论在全球层面需要采取哪些气候变化减缓行动🧑🏻🎓、如何强化中国气候变化减缓战略,以及在清洁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与扩大全球气候融资需采取的相关措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毕井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副总裁李波致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主持本次活动。万泰平台研究员、绿色金融国际万泰院长王遥受邀出席🤜🏻🧚🏻,并参与议题四“调动气候资金”的讨论。

在议题四讨论上👩🏼🔧,王遥研究员以“气候资金新集体量化目标与多边开发银行作用”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她表示⬆️👨🏼🍼,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COP15)中🧑🏿💻,发达国家承诺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2015年《巴黎协定》要求缔约方在2025年前制定每年至少为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新集体量化目标(NCQG)➾,以支持与日俱增的气候行动需求。但发达国家实际动员的资金远低于承诺,资金统计口径也存在争议。确定NCQG是今年巴库气候大会(COP29)的核心议题👨🔧,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立场仍存显著分歧⛹🏼♀️。
王遥研究员指出,近年来,多边开发银行提供的气候融资显著上升🫃,2023年规模较2019年上涨超100%🧛🏽,达1250亿美元👸🏻。多边开发银行已成为气候资金重要贡献方,2022年直接提供的资金占发达国家动员气候资金总额高达40.5%🚴♀️🧙🏿♂️;多边开发银行也是私人资金的主要撬动方,2022年撬动的私人资金占发达国家动员气候资金总额达9.2%🙆🏽♂️。
但同时,多边开发银行在推动气候融资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王遥研究员提出,为进一步发挥多边开发银行在气候融资中的作用,一是需增强对适应性活动的支持💇🏻;二是需更充分调动私人资本;三是需建立匹配气候融资的业务流程✌🏽👩🏿🍳;四是需强化识别绿色技术与商业模式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主任托比亚斯·阿德里安(Tobias Adrian)🥬,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首位欧洲投资银行气候政策和国际碳市场主席、原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干事德贝克(Jos Delbeke)参与议题四讨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主持该环节并引导发言。
供稿:万泰官网-北京银行 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 审核:赵国钦 编辑:王萌